姚江林:为国家种源安全奉献“洪山”力量

10月31日,“英雄城市新征程”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洪山区专场举行,湖北洪山实验室法人代表,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姚江林作报告。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

“解决吃饭问题,根本出路在科技,关键在于种源自主可控。”10月31日,“英雄城市新征程”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洪山区专场举行,湖北洪山实验室法人代表,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姚江林在报告会上介绍,湖北洪山实验室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,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为国家种源安全奉献“洪山”力量。

研究发现了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,有望提高玉米产量10%、提高水稻产量8%左右

姚江林介绍,目前,实验室共汇聚7家全国/国家重点实验室、7个国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、7名院士、12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,围绕水稻、油菜、玉米、柑橘、生猪、淡水鱼等优势特色物种,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。

“我们有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科学》、《自然》上发表。”姚江林说,其中,“揭示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规律”的研究发现了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,有望提高玉米产量10%、提高水稻产量8%左右,入选2022年中国科技进展十大新闻;创制的新型作物广谱抗病基因,在稻瘟病害严重发生时能挽救约40%的产量损失。

与此同时,实验室产出一批突破性品种和技术,赋能现代农业发展:培育的“中油杂65”是目前公开报道的含油量最高油菜新品种;研发出国际首款猪功能位点基因芯片;创制无肌间刺武昌鱼新种质。在日前发布的湖北省实验室首批亮点科技成果中,实验室5项成果入选,成为入选成果最多的实验室。

“华墨香3号”3号降低黑米升糖负荷20%,稻谷可食用部分增加30%

湖北洪山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科研讨论。通讯员王茜 供图

“我们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、把成果送到千万家,勇攀生物育种高峰。全球首创‘米饭型全谷黑米’新理念,审定的新品种华墨香3号富含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,降低升糖负荷20%。”姚江林在报告中介绍的这一“尖板眼”,引起观众的关注。

“黑米能保证人类所需的营养素,又具高膳食纤维、高花青素等特点。”姚江林在报告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人类食用黑米的历史很长,中国的黑米种质很丰富,但除煮黑米粥或做甜品外,在我们日常餐桌中很少以黑米为主食,习惯吃由稻谷加工而成的精米。

为了让大众吃上健康又好煮好吃的黑米,实验室黑米主食化研发团队一直将黑米作为稻米研究的新方向,寻遍全国各地,广泛搜集黑米种类,在2018年利用在云贵高原发现的优异黑米种质培育出黑米新品种“华墨香”。

目前,“华墨香3号”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。“‘华墨香’适宜直接蒸煮,富含花青素、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,降低升糖负荷20%,稻谷可食用部分增加30%。”姚江林说。

洪山区已投入1.2亿元,助力实验室打造国家生物种业战略科技力量

湖北洪山实验室建设效果图。通讯员王茜 供图

洪山实验室于2021年2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组建,是省委省政府聚焦生物育种领域打造的重要创新平台。实验室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,主要参建单位包括武汉大学、省农科院、中科院水生所、先正达集团中国、大北农集团等一批高校、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。

洪山区和洪山实验室正携手奉献“洪山”力量,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源安全的重大使命。姚江林说,洪山区委区政府在资金投入、运行保障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对实验室予以大力支持。

目前,洪山已投入1.2亿元助力实验室打造国家生物种业战略科技力量。2022年,实验室研究大楼一期工程作为武汉市重大项目顺利开工,2024年初将实现正式入驻。同时,区政府和实验室围绕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,联合举办“创新生物种业 赋能乡村振兴”成果转化专场活动,16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现场签约,签约金额超1.8亿元。

奋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,推动建设“武汉·中国种都”

“湖北洪山实验室力争在原创性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,助力武汉打造中国种都,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、种源自主可控,保障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,打造种业战略科技力量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。”姚江林说。

姚江林认为,“武汉·中国种都”的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“武汉农业资源丰富,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科研团队众多,人才辈出,武汉市也正在加快农业种业发展,中国种都大厦落地武汉,构建种业全产业链条,全力打造‘武汉·中国种都’,并与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融合一体化发展。”

(长江日报记者周庭怿 李建华 通讯员王茜)

【编辑:王戎飞】
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